100元附近约会-51品茶二维码,24小时品茶微信wx,300元四小时服务人到付款

当前位置 : 首页>品读·人文>多彩潮州>工艺美术 > 揭秘!“山花奖”是这样“剪”出来的!
揭秘!“山花奖”是这样“剪”出来的!
来源 :
发布于 :2024-01-19

剪纸《潮风百韵·一剪千华》作品,以潮州特色古建门楼为载体,以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剪纸为表现手法,通过构建一个富有潮州文化印记的全新艺术装置,展现独具特色的广济桥风光、岭南佳物,以及林大钦及第、翁万达访友等潮州民间故事,体现潮州文化崇文重教、忠孝友亲、追求精致的精神内核。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曾万春:崇文重教我们选用了潮州文状元林大钦跟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来呈现。细致的方面我们就想把我们潮州所有的文化精致的工艺融合在一起来表达。比如潮州木雕、潮州嵌瓷、潮剧、潮绣、大吴泥塑的元素整合在一起,用潮州剪纸来表达,最大化地诠释和展现我们潮州文化。
作品长3.7米、高2.6米、宽0.6米,体量宏大、剪制精细,运用潮州剪纸独有的剪、刻、撕等技艺,在技法、搭色和展示方式上大胆创新。作品清新素雅,色彩搭配独特,人物惟妙惟肖,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陆汉荣:我们这个是采用潮州门楼作为一个外形的载体,这是第一个创新。第二个创新就是点彩法,我们的灵感也是取自于潮州传统剪纸的一些技法,通过我们不断地尝试、创新之后,创造出来的一个技法。第三个是这种展示形式的通透,剪纸如果没有这种通珑通透去展示的话,它是很难去展示它的艺术特点。
凭借深厚的潮州文化内涵、独特的创作思路和展现形式,《潮风百韵·一剪千华》从140个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摘取山花奖。其实,为冲刺山花奖,自2018年以来,韩山师范学院在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就组建了潮州剪纸“山花朵朵开”创作团队,由曾万春、陆汉荣、朱淑平等师生合力攻关。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曾万春:剪纸是我们手工课程里面的一个教学内容,潮州剪纸又是我们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我觉得这两个点刚好是宣传我们潮州文化的一个契合点。带领学生开展了大概一年多的文化寻根,走遍了整个潮汕大地具有我们潮州文化记忆的一些地方,去深挖整理潮州文化。
从外出采风搜集资料,到整合素材提炼潮州元素;从走访民间艺人文化学者,到钻研技艺打磨作品,团队得到学校、市文联、市民协的大力支持,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无数次的修改,无数次的完善。

学生 朱淑平:这些采风不是我直接去拿一些资料现成的,或百度去找的,而是我们自己亲身去,比如到潮州一些角落,一些古门楼拍照,把它拍回来以后,自己整理搜集整合成一个创作元素。我们当时就是在起稿的过程中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修稿改稿甚至重新做,当时可能会崩溃到坐在地上眼泪都会掉下来。


五年多来,团队不断尝试,不断突破,《精忠报国》《潮韵载千秋》连续入选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终评。挥舞的剪刀与刻刀,记录下光阴的故事,成就出最美图案,也收获了最高荣誉。

学生 朱淑平:剪、刻、撕这种需要你很安静,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自己一个人从早上做到晚上。


学生 潘桂平:在剪纸过程中,老师经常强调那种创新精神,然后还要有趣,要符合儿童的趣味,因为我现在是一名大四的学生,然后刚好我在实习,我会把这些教育理念还有精神内核,把它融入到我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只有真正地体验了相关的文化活动,才会形成文化共鸣。


学校教师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加快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潮州民间文艺繁荣不懈努力。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陶瓷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陆汉荣: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深耕潮州文化这片沃土,传承发展潮州文化,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回报大家的支持和信任。


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曾万春:围绕我们学校提出的“五聚焦”的发展战略,里面特别是新师范跟聚焦潮州文化,我们会把这个战略跟我们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继续讲好韩师故事,讲好潮州故事。

Copyright ?2018 潮州文明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