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坑门村地处湘桥区铁铺镇政府东边,由东寨、杨厝寨、新曾、洪厝埔、松柏楼、如路头、西埔7个自然村组成,东、南、北三面环山,四面平川,中间有一条大坑沟从东向西流出,故取名坑门。
村里有位武进士
坑门村自然村落较多,村民为了方便居住和防贼,在村中建造了5座古寨——东寨、杨厝寨、西埔寨、松柏楼、洪厝埔寨。其中,东寨村的东寨(也称豪埔寨)保存较为完好,该寨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仍有13户村民居住其中。古寨为圆形寨楼、三合土夯墙,灰沙杉木结构,寨墙大概有一米厚,寨中有34间房,寨楼房分前后进,前为平房,后进为二层楼房。
在东寨和洪厝埔寨前,各立着一块进士旗杆石,由于年代久远,旗杆石上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据坑门村村干部杨森谋介绍,旗杆石的主人叫刘昭达,是清朝雍正年间的武进士。为什么同一位武进士,会立着两块旗杆石呢?
相传,刘昭达出生于洪厝埔寨,年幼上学都需路过一处祠堂,每次经过,祠堂中的“老爷”神像总会站立起来,刘昭达觉得十分害怕,经常绕道而行。但刘昭达的父亲不相信此事,次日,其父亲在“老爷”神像的膝盖上放上了两个蛤壳,让刘昭达再次从祠堂经过,没想到两个蛤壳竟然真的掉了下来。刘昭达的父亲十分震惊,连忙请了算命先生算卦,算命先生道出,刘昭达日后能做大官,但需搬迁至东寨村居住方能成才。于是,刘昭达一家便迁至东寨村居住,直至其考上武进士。
民生工程惠民心
走在坑门村的村道上,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村屋旁的沟渠干净整洁。2021年10月,坑门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完工顺利,村里一改以前雨水、污水从路旁沟渠横流的场景,如今污水都通过地下管道排到村口的农田。
“上级下拨的资金和任务是完成5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工程,坑门村有7个自然村,我们不可能放下两个村不做?!笨用糯宕逯椴檀ㄕ蚪樯?,整个污水处理工程需耗资约250万元,超过下拨资金50万元,这几乎是坑门村一年的集体经济收入?!拔颐呛耪倭轿嘧右陨碜髟颍炎式鹩迷诘度猩?,齐心协力建设好这个民生工程。”
很快村民们就达成了共识,由村集体和各个自然村自筹一部分资金,一次性完成全村7个村的污水处理工程?!霸诖迕衩侨χС窒?,工程进展十分顺利,仅24天便完成工程的建设?!辈檀ㄕ蛩?,当时村里到处开挖,各家各户门前都挖开了,村民生活颇受到影响,有几天下雨,进出更加不便,但村民没有人抱怨。有的村民还会为施工人员送水送点心,有的还拿起工具打打下手。工程后期,还有乡贤主动把铺设管道的土路填平并硬底化。
在坑门村的一个污水处理集中点,空旷的地下伸出一条粗粗的水管,水管通往一大片农田菜地,经过处理的污水从这里排出来,正好灌溉农田,一举多得。
如今的坑门村,村里的池塘,清水潺潺;村间的道路,花香诱人;村里的老宅前,村民们围坐石桌闲聊,其乐融融……